服務熱線
029-86627088
手機:18066565698
Q Q:190039943
郵箱:190039943@qq.com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派國際5號樓

微信公眾號
20世紀40年代,有人從早期GRP(玻璃纖維增強的塑料)也就是玻璃鋼的研制中受到了啟發,夯土墻掛板開始做玻璃纖維增強水泥的試驗。
早期試驗表明,未經處理的普通玻璃纖維在水泥中受到水泥水化后生成的堿的侵蝕,強度會很快地大幅度降低,不能保證增強效果持久。于是,人們開始研制在水泥石中不受或少受堿侵蝕從而能保持其耐久性的玻璃纖維—耐堿玻璃纖維。
1966年,英國人A·J· Majumder發明了耐堿玻璃纖維。這種名為“Cem—Fil”(賽姆菲爾)的玻璃纖維中含有氧化鋯(ZO2),能夠阻延和削弱水泥石中的堿對玻璃纖維的侵蝕速度與強度。從而使GRC的耐久性有了基本保證。
Cem-Fil耐堿玻璃纖維的問世是GRC歷史真正意義的始點。它使得GRC耐久性的可靠度得以提高,應用領域得以擴大,從此GRC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
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究GRC,但由于當時用在GRC中的玻璃纖維不是耐堿的,GRC產品強度下降很快,安全性與耐久性沒有保障。當時的國家建工部在1961年下文禁用GRC。
70年代中期,我國恢復了GRC的硏究開發。一方面研制耐堿玻璃纖維,另一方面研制低堿度水泥。這兩方面的研制至80年代中期相繼取得成果。從而GRC在我國重新進入應用領域,并在90年代得到大范圍的推廣。
到目前為止,GRC尚不可以作為承重結構材料,夯土墻掛板只在非結構范圍內應用。隨著研究與應用的進一步發展,GRC力學性能與耐久性進一步提高,未來GRC有可能進入結構性材料領域。